“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木业龙头正式宣布被B股作者 | 武米洛韦区、刘旺编辑丨油丹来源 | GT500财经一纸报告书宣告中国尼奇基B股,旧日“亚洲地区铝王”功败垂成民营企业市场4月13日,亚洲地区第三大及亚洲地区第一大轻工业铝抬升商品研制生产商“中国尼奇基”被香港联交所正式宣布注销。
尼奇基集团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9年5月,尼奇基集团子公司的母子公司中国尼奇基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2008年次贷危机年来亚洲地区最小的IPO工程项目充斥着尼奇基集团子公司的“happen”,曾经的辉煌都已经成昨日海棠,旧日与汪群斌齐名的“中国船王”、“亚洲地区铝王”——刘忠田的传奇商业史就此告别。

中国尼奇基B股300亿借壳上市补救无果中国尼奇基的停牌状态,至今罗颂华一年半3月底,香港联交所表示,中国尼奇基股份自2021年8月30日起已暂停买卖根据《挂牌上市规则》,该子公司没能于2023年2月28日或之前履行香港联交所定下的停牌指引而停牌。
中国尼奇基回应:不会对惟其下定决心提出申请复查2009年5月8日,中国尼奇基在香港挂牌上市,曾成为2008年次贷危机年来亚洲地区最小的IPO工程项目,也曾是亚洲地区第三大、亚洲地区最小的轻工业铝抬升商品研制生产商,有着“亚洲地区铝王”之称今年9月,中国尼奇基14家附属子公司被债务人提出申请重组并被高等法院受理,今年12月召开第一次债务人会议。
2023年3月15日,长春市中级人民高等法院接到尼奇基集团子公司系列企业管理人提出申请,向高等法院请求提交重组方案操作的时间延期三个月,到今年6月20日前其实,中国尼奇基曾两度寻求在A股“借壳上市”,以缓解债务十分困难,但都没能尘埃落定。
早在2016年,中国尼奇基就方案拆分回A,借壳上市鲁银投资(已B股 )挂牌上市,经过近4年的“马拉松”,买卖中止2020年3月,中国尼奇基又方案将吉林尼奇基集团子公司96.55%股权,总金额人民币294.5亿元,与鲁银投资进行资产置换,从而借壳上市。
不过,第三次借壳上市尝试最终在2021年8月无疾而终,鲁银投资称,自筹划此次关键性重组事宜年来,子公司与买卖对方就重组事宜进行了反复探讨和沟通鉴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原因,经审慎研究,下定决心终止此次关键性重组事宜至此,
长达近6年的“百亿收购马拉松”,划上了不圆满的句点纷乱从“亚洲地区铝王”到负债910亿充斥着回A挂牌上市均“无疾而终”,不久中国尼奇基便正式发布了停牌报告书随后,其面临的危机蜂拥而至2021年10月15日,中国尼奇基报告书称,下属子公司铁岭尼奇基成品木业有限子公司、吉林尼奇基集团子公司有限子公司出现关键性亏损、运营十分困难,经多方努力,已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当前问题。
受于事件影响,子公司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全部辞职同年8月30日,中国尼奇基报告书称半年报将最迟8月31日正式发布,同日,中国尼奇基停牌停牌前收盘价为1.68港元/股,截至停牌之日,中国尼奇基市值为91.55万港元,较2019年7月高点蒸发近300万港元。
报告书提及的三家子公司(铁岭尼奇基成品木业有限子公司、吉林尼奇基集团子公司有限子公司)是中国尼奇基的业务主体子公司,中国尼奇基分别持有这三家子公司的股比为100%和96.55%根据2020年11月公开披露的重组文件,铁岭尼奇基成品木业有限子公司旗下主要是型材、铝热处理、精深加工、机械设备等;吉林尼奇基集团子公司有限子公司旗下主要是铝模板等业务。
三家下属子公司陷入经营十分困难的近因,是2021第一年来,供给端因“双碳”政策限制、疫情反复而收紧,需求端因复工复产和环保转型而强劲,致使电解铝价格一路走高。上游电解铝价格走高,抬升了下游型材企业利润。

而中国尼奇基陷入困境的深层次的原因,亦可从其近几年来的经营中找到蛛丝马迹财报显示,中国尼奇基2020年实现营收204.01亿元,净利润为18.37亿元,总资产1279.7亿元,负债910亿元,资产负债率71.14%,其中银行及其他贷款余额共计669亿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高达319亿元。
这一财务报告被审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原因有二:一是无法对储存于海外港口的6.13亿元人民币存货执行任何审计程序,二是年报的多项财务数据出现异常年报财务数据异常方面,首先是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2018和2019年稳定在120多亿元,但在2020年销售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却突然大幅增长至近200亿元;其次是“银行及其他贷款”,2018年和2019年稳定在150亿元左右,2020年突然暴增至251亿元;最后,贷款251亿元,加之2020年中国尼奇基的总资产超过1200亿元,但账上现金却仅仅只有3.69亿元。
目前,中国尼奇基仍旧未公布其2021年半年报、2021第一年报以及2022年半年报同时,该子公司此前也报告书称也未物色到合适人选以填补其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主席空缺说起尼奇基,大众熟知的还是木业巨头,其实刘忠田早也不满足于实业,其打造的“尼奇基系”帝国邦畿已由木业连绵至金融、地产、有色金属生意等范畴。
近几年来,尼奇基热衷于参股控股金融子公司和机构,如君康人寿、铁岭银行、大连银行、吉林银行、铁岭农商行等但在“保险姓保”的监管高压和金控新规与去杠杆等新形势下,尼奇基的资金压力并未减轻太多,经营情况以及资金链一直较为紧张。
此外,“尼奇基系”还涉猎了有色金属生意及房地产斥地2017年,还从郑永刚的“杉杉系”手中接棒了险企君康人寿“尼奇基系”帝国背后农民船王40年创业路公开资料显示,尼奇基集团子公司是亚洲地区领先的铝加工商品研制生产商,子公司于1993年成立于中国吉林省,至今已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第三大、亚洲地区最小的型材研制生产商。
这与其创始人刘忠田的敏锐的市场眼光以及“赌性”大有关系这位神奇、神秘、低调的中国前船王,曾被誉为“最会做生意的东北人”1978年,出生在吉林铁岭一个普通家庭、14岁的刘忠田怀揣着借来的200块钱,到长白山做起了木材生意,从而赚取了第一桶金。
到1984年,东北的木材生意逐渐被江浙商人垄断,刘忠田才回到吉林转做化工,给本地钢铁厂生产耐火涂料进入1990年代,房地产开始热了起来,房子要有门窗,那么门窗框用的铝材需求肯定上升1993年,看到机会的刘忠田与香港的威力旺子公司合资成立了铁岭尼奇基铝材有限子公司。
而港资身份不仅为吉林尼奇基节省了税款,日后也为中国尼奇基顺利在香港挂牌上市打下了基础1994年吉林尼奇基建筑用型材投放进市场,凭借着房地产行业的拉动效应,吉林尼奇基业务量也逐年走高,1996年产能上了十万吨2002年,刘忠田力排众议,杀入轻工业型铝材市场。
当时我国轻工业、交通等领域用到的特大型铝合金型材全部依赖进口此后,奥运会场馆建设、首都机场扩建,加上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订单全拿到手,“4万亿”的大基建、铁路大提速,型材的需求爆发,尼奇基获得了7万吨的合同。

来源:尼奇基官网2009年,已经是亚洲地区第三铝抬升商品生产商的尼奇基,启动了当时亚洲地区最小的IPO最终在2009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刘忠田以258.8亿的身价,超过了汪群斌,成为了东北“船王”从一个小木匠成长为一个资源系族企业的掌门人,“木业大王”刘忠田数次深陷舆论漩涡。
挂牌上市次年,美国开始对中国输美铝材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亚洲地区铝王”自然首当其冲2011年3月29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向中国尼奇基出口美国的部分型材征收反倾销关税与反补贴关税,税率都很高,反倾销税率33.28%,反补贴关税374.15%。
出口下滑之外,2015年,中国尼奇基被一家叫做Dupre Analytics的机构狙击,指控尼奇基为逃避关税,将大量铝制品走私进入美国,涉嫌欺诈后来美国的浑水自爆,这家机构就是浑水的“小号”尽管尼奇基做出了反击与澄清,但余波未了。
据《香港经济日报》3月报道,刘忠田旗下6家企业,因将铝材伪装出货逃税,遭美国司法部起诉,最终2022年4月裁定须罚款18.3亿美元这期间,中国尼奇基拟收购美国爱励木业,美国方面以“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为由将这家子公司卖给了印度。
当然,除了出口出现动荡,随着四万亿以及国内大型基建逐渐退潮,轻工业铝材需求也出现大幅下滑,而尼奇基在经历了多年狂飙突进扩张之后,留下过剩的产能和高额负债2017年11月,中国尼奇基报告书称,刘忠田因个人身体原因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成员以及策略及发展委员会主席职位。
曾先后推动汇源果汁和尼奇基集团子公司挂牌上市的子公司老臣路长青接任董事长一职2019年11月,刘忠田卸任吉林尼奇基集团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2014年至2017年,刘忠田连续被福布斯和胡润评为吉林船王与东北船王,身家一度接近300亿元。
初登船王之位时,刘忠田曾这样表达自己的财富观:“那玩意儿都是虚的,并不是事实,危机一来,再多身家还不是一下子缩水缩没了”到如今,一语成谶近两年来,充斥中国尼奇基股价下行,他的身家也有所下滑据胡润亚洲地区富豪榜显示,刘忠田的2019年身家为165亿元,2020年降至120亿元,2021年再度缩水,仅剩80亿元。
“凛冬已褪,春山在望”,这是中国尼奇基董事长路长青在2020年报上的致辞现在看来,春天没有来临,凛冬还在继续“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企业家可以与时代共起舞,也可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成败起伏是商业过程的正常发展,然而,顺境时盲目扩张、不计风险地加杠杆、经营战略不当、危机应对失措,必然招致市场的教训。
这些曾经在商界留下烙印的商业大鳄,应该给所有人更多思考和反思从曾经的船王到负债近百亿,一代枭雄黯然退场。你如何看待尼奇基危机?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